中文字幕视频二区_偷窥国产在线91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yw_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

歡迎訪問諸暨在線文學專區(qū)! 百姓論壇 | 招聘/求職 | 房產(chǎn) | 汽車 | 家裝 | 二手
 

我要投稿
 
燈火闌珊處-朱淑真故里路仲
作者:草木皆醉  2024/12/22   被瀏覽 710 次  評論 0
 【夢里江南】她在“燈火”闌珊處-訪海寧朱淑真故里路仲古鎮(zhèn)

【按語】踏訪古鎮(zhèn),承蒙海寧路仲管委會紅楓驛站熱情接待并安排專職文員小陳陪同,同時得到村里姚老先生熱心引導(dǎo),有機會領(lǐng)略歷史底蘊,在此深表謝意!

她在“燈火”闌珊處,也曾芳華流翠,也曾雨打風吹;她像一位村姑,荊釵布裙,不施粉黛,懷揣一串“明珠”,低徊顧影。這就是海寧斜橋路仲古鎮(zhèn)(注1),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故里,至今尚在塵封之中,任憑歲月留痕,花開花落,守望江南水鄉(xiāng)原生態(tài)風情。

“泛艇過渟溪,兩岸人家齊,到門才咫尺,水漲板橋低!边@是明代學者陸嘉淑筆下的路仲寫照。古鎮(zhèn)位于海寧硤石西北約7公里處,北與桐鄉(xiāng)晏城毗鄰。從杭州乘地鐵9號線,到臨平南高鐵站換乘海杭城際,到斜橋轉(zhuǎn)11路公交。下車后,舉目公交站牌,“路仲”二字悠然。周圍靜悄悄,行人寥寥。前后一個時辰,讓你遠離塵囂,走近久違了的水鄉(xiāng)古鎮(zhèn)。

朝雨初霽,村舍清新。前行數(shù)步,左首路邊小河橫貫,跨營里拱橋。右首田野,附近也有河,河面寬闊。河邊翠竹簇擁,橙黃巨石聳峙,鐫刻行楷紅字“陸遜營里”。后經(jīng)村里姚老先生指引,這一帶就是三國東吳名將、海昌屯田都尉兼領(lǐng)縣事陸遜屯兵的埭上,俗稱營里遺址。綠色灌木叢中幾朵粉紅小花,沾著雨珠,生機盎然。

這是一座擁有2000余年歷史的古鎮(zhèn),地處“吳根越角”,初名“埭上”,四面環(huán)水,港汊密布,古橋凌波,乃交通樞紐。桐鄉(xiāng)、崇德兩縣之水至此停蓄回環(huán),穿鎮(zhèn)而過,匯入洛塘,是故雅稱“渟溪”。自陸遜屯兵埭上,商貿(mào)逐漸繁榮。明清至民國時期,鎮(zhèn)里開設(shè)鹽號、油坊、米行、繭行、藥鋪、裁縫鋪、百雜鋪、飯館、酒肆、茶樓、客!藤Z云集,舟楫往來。在直大街虎嘯弄,訪得李仁和鹽號、陸長豐米號舊址。不難想象,當年市井繁榮,封火墻高聳,窄弄里熙來攘往的人氣。

早在春秋時期,越王派范蠡大夫攜金玉、以美女西施獻吳王,途經(jīng)渟溪,曾短暫駐留,尚存“西至浜”、“西至橋”之名。范蠡一行途經(jīng)湖州南潯時,亦曾在百間樓河邊駐留,至今有西施“洗粉兜”古跡。如今,欲在路仲尋覓西施芳蹤,許是渟溪港某個埠頭,那么,可曾月落烏啼,渟溪漁火,演繹先秦版“夜半鐘聲到客船”?

據(jù)史料,唐末,渟溪三年饑荒,路氏、仲氏、毛氏三家開倉賑濟災(zāi)民而自絕,村民建三王廟以祭祀,遂將“渟溪”易名“路仲毛”,日久訛傳“路仲里”。古廟毀于WG,后重建,名“仲濟禪寺”。杏黃院墻內(nèi),殿宇儼然,香煙繚繞,梵音裊裊,讓你沉靜,給你慰藉,引你向善。

古鎮(zhèn)鐘靈毓秀。自宋代以來,張、管、錢、朱“四大望族”分別由余杭、余姚、臨安、安徽遷入。享有“北李(清照)南朱”之譽的南宋女詞人朱淑真,娘家(祖籍安徽歙縣)就在這里。在杭州中山中路羊壩頭保康巷,有朱淑真故里,其父任南宋京城臨安(今杭州)知府的宅邸所在(故居已湮)。據(jù)路仲管委會小陳介紹,西市街的朱淑真故居,重建于元代,現(xiàn)正在修繕。

輾轉(zhuǎn)西市街,從48號對面走進井邊小弄,便是朱淑真故居,墻門里正在施工。眼前的老宅,廳柱支撐著流轉(zhuǎn)的光陰,橫梁木雕花紋依舊精致。殘壁后面,樓梯空架,消失了佳人的足音;樓上幽閉的窗欞,隱沒了倚欄再吟的倩影。這位仕宦人家的少女,“幼聰慧,喜詩詞,工書畫,曉音律”,性格爽朗,曾有一段美好戀情: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”(南宋花市街,民國教仁街,今杭州郵電路);而今元夜時分,“不見去年人,淚濕春衫袖”——無奈父母主婚,嫁俗吏,終因情趣不合,憤而離去,從此長期獨居娘家,自號“幽棲居士”。故居里,回響著遙遠的低吟淺唱:花徑暗香,云鎖朱樓。夜聽芭蕉雨,寂寞淚闌干。寒燈剔盡,淚洗殘妝(注2)……悲愁傷感,憂郁終生;ㄗ燥h零,往事已矣。弄堂口的古井,井水清澈,不見驚鴻照影,波光留下了女詞人“人約黃昏后,月上柳梢頭”的初戀夢境。今人在故居附近德風橋南建幽棲亭以紀念。

路仲人杰地靈。有直大街,始于醉月街德信橋,止于渟溪德義橋,長約里許,貫穿古鎮(zhèn)東西。兩側(cè)巷子里,有多座明清老宅,如張子相宅、管氏藏書樓、管氏“渟溪老屋”惠長廳、錢君匋祖居、黃嶺梅宅、馮家廳。在鎮(zhèn)西路,有張眉孫故居;在湯家弄西,有錢氏紹源堂;在邢家壩,有醫(yī)家朱氏故居;還有眾多私家花園,如澹園、蠡園、息心窩……等等(注3)。鎮(zhèn)上崇學重教,耕讀傳家,文風蔚然,人才輩出。史載,路仲出進士9人,舉人14人,生員250余人。涌現(xiàn)出一大批官吏、商賈,而學者、名家居多,其中包括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,明代刑部侍郎陸子宣、禮部侍郎吳太沖,清代湖北學使管式龍、清溪及什邡縣令錢保塘、地方文史學家管庭芬、大國醫(yī)王孟英,近代植物學家錢崇澍、動物學家錢燕文、浙江省首任紅十字會會長醫(yī)學家錢崇潤,現(xiàn)當代金石書畫家錢君匋、中國第一代水彩畫家張眉孫、收藏家錢鏡塘、外交家朱黎青、新聞學家朱汝潛、國畫家朱錫林等,可謂“騰蛟起鳳,俊采星馳”,宛若村姑懷揣的一串“明珠”。

斗轉(zhuǎn)星移,時過境遷!帮L流總被雨打風吹去”,那些老宅,朱顏已改,風光不再。

在管委會小陳陪同下,走進花園里河邊小弄。院墻內(nèi),管庭芬藏書樓(族曾孫管元耀舊宅原址)修葺已近尾聲。正廳靜得樓,對聯(lián)“樓名靜得守家業(yè),雅號書癡喜舞文”,彰顯老宅主的人生追求。這位渟溪老漁“生平露鈔星纂,以書卷為生活,丹黃晨夕不輟”,著有《海隅遺珠錄》,將路仲稱之為“小桃源”(注4),至純至美,伊甸園焉。出來時,小陳指著庭院里的兩株柿子樹,操著鄉(xiāng)音說:“倷拉看,柿柿(事事)如意呀!”意隨心至,古鎮(zhèn)人歲月靜好。

渟溪東岸,直大街北側(cè)有錢君匋祖居。錢宅平時關(guān)門,路人僅看到磚雕門樓,鐫刻篆書“澹泊明志”。這回經(jīng)小陳事先聯(lián)系,開了邊門?邕M其中一座樓廳,面闊五開間,擺著明清家具。小陳指著邊上的一批圖文牌匾介紹,這是先祖錢保塘宅邸,系吳越王錢鏐后裔,縣令任上不貪不奢,清風兩袖,故名“清風室”。但見正中太師壁懸錢君匋題“清風室”匾額,題聯(lián)“古石生靈草,長松棲異禽”,闊達平和,寧靜致遠,意在“大隱隱于市”也。

黃嶺梅宅(黃家廳)“藏”在街角一家百雜店內(nèi)。經(jīng)小陳關(guān)照,穿過店堂入內(nèi),但見一隅樓層已坍,斷壁殘垣。據(jù)小陳介紹,原宅主是一名書畫家,后來離家北上抗日。目前老宅由黃氏后人繼承。聽說老房子是有靈性的,似乎在感嘆:“風來過,雨來過,不見親人再來過!崩险魉幍哪莻時代早已過去了,他的后人會否將風雨老宅涅槃重生呢?

在村民姚老先生引導(dǎo)下,來到直大街北側(cè)張子相宅,系明代太師張從故居(明廳),其名節(jié)不佳。族人張子相為民請命,故名以紀念,現(xiàn)已作它用。隔了幾家門面,有清代管氏惠長廳,三開間三進,曾做供銷社倉庫,后兩進西側(cè)都破壁開門。廳內(nèi)廊柱林立,空空蕩蕩,而腰檐相濡以沫,檐口木雕精致。樓上窗欞亦整齊井然,不失斯文。三進門樓被封,苔跡斑斑,磚雕行楷“澹泊明志”依然清晰,默默守望著老宅主的品性節(jié)操。轉(zhuǎn)到西南油車弄馮家廳,人去樓空,寂寞無主。從山墻赭石拱門進入。正廳三開間有樓,東西兩間裝有木格窗欞,后院平屋。正門通道封堵,磚雕門樓題字、花飾在WG中損毀。兩扇大門黑漆斑駁,半開半閉,仿佛在沉思:昔日“花落去”,何日“燕歸來”?湯家弄西面,小橋橫架,臨河有錢氏紹源堂,門掩塵囂。邢家壩朱宅,兩進院落,腰門古雅,庭院清幽,仍有后人居住,延續(xù)著祖上的澹泊寧靜。

錢江東去,浪淘盡路仲風流人物。在歷史洪流中,名門望族后裔早已星散,鮮有留在本鄉(xiāng)本土。先祖連同他們的老宅,跌宕沉浮,各有造化,各有因果,誰人曾與細說?

轉(zhuǎn)悠古鎮(zhèn),不知不覺翻過了歷史的一頁。潮漲潮落的河埠、駁岸,森然高聳的封火墻,典雅精致的磚雕門樓,店鋪門楣樓廂一長溜褪色標語“大批資本主義,大干社會主義”……見證自然的和人為的“暴風驟雨”,烙印著年代感、時代感、滄桑感,讓你感慨紅塵滾滾,浮生若夢。

街頭巷尾,石板路縱橫交錯,布滿雨孔,深淺不一。曾經(jīng)的日曬雨淋,消褪了一茬又一茬的腳。惠喕氐拇夯ㄇ镌,消散了越來越稀疏的足音。鱗次櫛比的古老店面,冷冷清清,關(guān)門閉戶,有的住家,有的早已外遷而閑置。想當年,曾經(jīng)上宅下店、前店后坊,門庭若市,人群熙攘,如今塵封已久。間雜零零落落的百雜店、鞋匠鋪、藥房、五金店、果蔬店、理發(fā)店,陪伴著留守者的晨起月落,絮叨著街坊鄰里的家長里短。

在直大街南側(cè),有一脈渟溪港支流,東西流向,那一帶叫“網(wǎng)船匯”,曾是古鎮(zhèn)十景之一“渟溪漁唱”。從秀水弄進去,但見十年前一度開發(fā)的仿古石坊“渟溪門”,岸邊筑有長廊,落寞惆悵,無人問津。憑誰問,埠頭泊幾葉扁舟,閃星點漁火,落霞炊煙里縹緲晚唱?

路過三角街塘坊巷,盡管杳無人影,盡管悄無聲息,你偶爾會看到,屋檐下掛著的空調(diào)室外機,用竹竿晾曬的衣物,門前停放的電動車,窗臺上晾著的時裝皮鞋、新潮旅游鞋……哦,春風吻上古鎮(zhèn)的臉,毋需問今夕是何年。

村舍毗鄰,在屋前屋后、河埠、橋畔,看到菜園、桑園、竹園,還有嫣紅的月季,一派田園風光,耳畔仿佛響起村南村北的繅車聲;看到院墻,柴門,藤蔓,老樹,眼前恍惚“日高人渴漫思茶,敲門試問野人家”的東坡意境。

林林總總,讓你遐想,讓你沉醉,讓你感覺小鎮(zhèn)仍在呼吸,在延續(xù)人間煙火。至于直大街的利明發(fā)藝中心,燙發(fā)染發(fā)面膜紋眉眼線,倒是占盡風情,一展與時俱進的風采。

過德義橋向西,踏上窄窄的鎮(zhèn)西路。街面狹窄,靠東面的店鋪,后樓臨河,建有水閣房。街上店鋪毗鄰,開業(yè)的僅二家。街南31號竹器雜貨店,店主姓錢,年逾古稀,每天清早騎著電瓶車從家里出來,到下午四點光景打烊回家。賬桌上擺著一臺電腦,說是看視屏的。后宅廚房,可以操持每天的中餐。閑談間,錢老伯說起,路仲過去叫“小上!。(查閱史料。古鎮(zhèn)自明清以來,商貿(mào)繁榮。至民國年間,仍為海寧縣四大鎮(zhèn)之一。抗戰(zhàn)時期,路仲成為硤石、斜橋、長安及桐鄉(xiāng)等地商賈百姓避難之處,集市興旺,渟溪港還有開往桐鄉(xiāng)的小火輪。)店里,偶爾也有老相識過來閑聊。店門前,小黃狗懶洋洋地溜達,審察著陌生的稀客。錢老伯戴著眼鏡,心氣平和,開店數(shù)十年如一日,該是古鎮(zhèn)的守望者了。

街北38號渟溪水閣茶吧,靠近桑園里書堂橋,臨街枕河,掛著大紅燈籠,埠頭泊著兩艘畫舫。茶吧內(nèi)設(shè)雅座,經(jīng)營咖啡、燒烤、火鍋,集餐飲、休閑于一體。櫥窗貼著“朱淑真故里渟溪路仲”剪紙及《路仲十景復(fù)原圖》。南面山墻寫著“路仲,我在這里等你”字樣,下面陳列一排“秦磚漢瓦”,墻角水缸里養(yǎng)著金絲荷葉草。這是路仲網(wǎng)紅打卡地。茶樓主人姓葛,身兼志愿者。在這里圍爐煮茶、壁爐烤火,讓你享受慢生活。<

有網(wǎng)友稱:“路仲是一座被人遺忘的古鎮(zhèn)。”因為她的陳舊破敗,蕭條冷落。也有的稱:“千年的沉淀疏遠了盛世繁華!被蛟唬骸皻v史最怕的就是遺忘,這些被遺忘的或許才是最珍貴的!蔽蚁耄枪沛(zhèn)的舊而不俗,陋而不假,冷而不僵,蕭條而不空泛,保持了村姑一樣的原汁原味,收藏歷史真相,成就了返璞歸真。

回首間,直大街西端,始建于明永樂十二年(1414)的德義橋(大楓橋)仍然是古鎮(zhèn)東西兩岸的樞紐,西市街盡頭清道光二年(1822)的德風橋(小楓橋)“西接彩虹云蒸霞蔚,東聯(lián)德義璧合珠聯(lián)”,與鎮(zhèn)南的德明橋(當代原址拆建)三橋聯(lián)袂,銘刻著路、仲、毛三氏見義勇為的高風亮節(jié);而朱淑真故里,老宅、名人、名勝咸集,則是眾多古鎮(zhèn)或缺的歷史積淀,開發(fā)商的工程因故戛然而止(注5)。天文學家伽利略名言:“地球并不屬于我們,而是我們借來的。只有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,他教會了懂得謙卑與敬畏。對于千年古鎮(zhèn),何嘗不是這樣呢?因為無法復(fù)制,珍惜、保護是一種人文情懷。

人道是,“耐得住寂寞,才守得住繁華;熬得住孤獨,方能等到花開!甭分俟沛(zhèn)人文底蘊厚重,地理環(huán)境得天獨厚,古跡、景觀、原住民都是無法復(fù)制的瑰寶。鄉(xiāng)愁繾綣,期待借鑒上海同濟阮儀三教授古城鎮(zhèn)保護性開發(fā)經(jīng)典案例,傳承宋風遺韻,再現(xiàn)“小上海”盛況,迎接海內(nèi)外八方來客。

【后記】那天在路仲,將近兩個時辰,只遇到一位游客,且很年輕,正在直大街西端徘徊。寒暄后方知,是在海寧創(chuàng)業(yè)的溫州平陽95后小池。我說平陽有南雁蕩,有騰蛟蘇步青故居,還有“青街的竹,順溪的屋”。他說就是青街的。我說這么巧!記得睦源廊橋、青街、李家大屋、池家大屋……猶如他鄉(xiāng)遇故知。我問古鎮(zhèn)的興趣,尤其是原生態(tài)的?他說,爺爺是學歷史的。心想,近朱者赤。后結(jié)伴同游。之后,搭乘他的車到海寧南關(guān)廂取景配圖(古代路仲歸屬海寧州)。他很熱心,陪同游覽后,一直把我送到海杭城際海昌路站。萍水相逢,隨緣而行。

2024/12/5 甲辰大雪前一日 于路仲古鎮(zhèn) 12/7-10 稿 12/11-16 修改并配圖(史料據(jù)路仲管委會小陳、村民姚老先生及網(wǎng)絡(luò)介紹,在此一并致謝。12/22 立冬后一日 上傳【圖文版載2024/12/19公眾號草木皆醉書齋】

【注1】路仲,舊屬杭州府海寧州元吉東鄉(xiāng)二十二都,兩府(杭州、嘉興)三縣之交。北臨桐鄉(xiāng)縣,西北近崇德縣。
【注2】“花徑暗香……”等句,引自朱淑真詞。
【注3】鎮(zhèn)上曾有陸鈺的蜜香樓、吳繼志的息心窩、周文爚的香夢樓、許鎮(zhèn)的澹圃、錢馥的小學庵、張孚觀的愛蓮草堂、謝煜舒的春星草堂、胡爾滎的愛蓮西堂、管庭芬的花近樓、錢保塘的清風室、管元耀的靜得樓等,大多已湮。
【注4】清晚期,鎮(zhèn)上尚有諸多廳堂庭院、古樹名木,如前后有五進的華園錢氏思源堂,擁有半條街的朱氏朱祥和,張家300余年的古山茶花等,故管庭芬在《海隅遺珠錄》中稱之為“小桃源”。
【注5】2013年曾經(jīng)由某開發(fā)商開發(fā),因某種原因,“初試鋒芒”后戛然而止。

 
評論 0 篇
發(fā)布評論
作者:
郵箱:
主題:
驗證碼 點擊可刷新
 
 
 
地址:浙江省諸暨市暨東路70號諸暨日報報業(yè)大樓 客服電話:0575-87020951 87016337 87013038   聯(lián)系信箱:zxb@zhuji.net